看看浙江

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育如何突破“瓶颈”全国500余名专家学者在杭交流探讨

2025-11-20 11:57 来源: 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叶丽姣

    近日,第三届外语教育学学术论坛在浙江外国语学院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承办。

    此次大会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育的瓶颈与突破”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共设8场主旨发言、1场主编论坛、15场专题研讨和13场平行论坛。来自全国高校及基础外语教育领域的近500名多语种专家学者、中小学一线教师、硕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会,共同探讨外语教育的发展路径与创新实践。

    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严齐斌说,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本次论坛聚焦技术变革为外语教育带来的深刻挑战与全新机遇,着力探寻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的前沿路径,具有重要时代意义。他期待与会专家能在外语教育理论创新、课程体系重构、跨文化能力培养以及中国特色外语教育学体系构建等领域激发新思路,凝聚新共识,为我国外语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发展贡献更多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理论成果与路径支持。

    在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王文斌教授以“以提升外语教育理念为旨归:话说外语教育学构建的初衷”为题,指出当前学界对外语教育学构建初衷与核心概念仍存在认知不足。

    外语教育离不开外语教师,为此,当天不少与会专家从外语教师这个职业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人工智能会取代外语教师吗?”当天,北京师范大学罗少茜教授以这个不少人关心的话题为题提出,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外语教师所独有的教育智慧与临场机智是算法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她结合真实课例,诠释了教师如何以不可替代的教育智慧,实现与机器的协同共生,最终超越技术,回归育人本真。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陈新忠以“以精神为引 以育人为要——高中英语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践行之道”为题,提出弘扬教育家精神是高中英语教师回应教育强国时代呼唤的关键。他深入剖析了教育家精神的六大核心维度,并具体阐释了高中教师如何将其融入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课堂实践与育人全过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植根中国、兼具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外语教师应与人工智能互启互创,促进外语教学提效创新。”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家金教授在以“做大模型时代外语教学的设计师和定稿人”为题的分享中提到,大模型俨然成为外语教学的效率工具,但尚不具备根据具体教学对象和场景自发设计、规划课程和教学的能力。

    在专题研讨中,与会者分别围绕 “文学胜任力与外国文学教育转型发展”“新时代外语学科范式转型”“AI赋能基础外语教师教材使用研究与实践”“语料库与大语言模型协同赋能多语种教学与研究创新”“面向国际传播的大学英语‘教—学—评—用’一体化外语教育体系研究”等主题深入交流。专题研讨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的前沿议题与实践中的真问题,多角度呈现了研究成果。

    在平行论坛中,全国大中小学专家学者围绕“外语教育理论建构”“外语教学实践创新”“AI赋能外语教学研究”“生成式AI外语应用”“非英语语种教学与培养”“二语习得与测评”“跨文化传播与外语融合”等主题展开研讨与交流,为推荐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做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告知删除!本文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