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家世居钱塘江畔百余年

2018-02-11 09:11 来源: 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

    “杭州生来杭州长,天生的脾气像爹娘,姆妈的名字叫西湖,相貌儿生得真漂亮,爸爸脾气蛮直爽,咣啷咣啷大家叫他钱塘江……”

    这首歌谣,滨江第一小学四年级的郑朗宁三岁就会唱。

    谁教的?

    “当然是家里的老人们。”郑朗宁说。

    市民中心对面的常青公寓,是郑朗宁的家,外公外婆郑建农和陈建英也住在这个小区。外公坐在布满冬日西晒的暖阳的柔软沙发上,搬出一样宝贝——家族相册,和老伴、外孙女一起,一页页地翻给记者看。

    “一百多年前,郑家就生活在钱塘江边,如今的市民中心这块。一百年前,家里住的是茅草棚,潮来泪汪汪,潮去泥巴浆,生活条件艰苦;随着上世纪改革开放,四季青服装市场崛起,郑家小楼也从两层变成四层,好日子终于到来。”郑建龙说,也就是这时候起,家族相册里开始装满郑建龙带着夫人、孩子四处旅行的珍贵回忆;再后来,第四代郑朗宁出生,家族又享受“城市东进”的福利,由楼房住进高楼,上学、培训、地铁……一切都变得无比便利起来。

    清苦一代 曾太婆说看过“真龙”

    最早的曾太婆已经去世了,相册里只有几张黑白不太清晰的照片,背景是一堆建筑材料。外公说,那时候照相是很奢侈的事,只有重要场合才会想到留影,这是家里准备造房子。

    祖孙三代,都听曾太婆讲过见过真龙的奇幻故事。

    郑朗宁说,那个年代的女孩长到十几岁就要嫁人了,曾太婆十八岁嫁到钱塘江沙地下的农户家。某一炎热夏日,太婆去江边务农,突觉江风骤起,乌云蔽日,巨浪如江倾河泻。两条白龙自江底腾起,在空中搏斗一番,吓得她赶紧躲了起来。“不多时,其中一条龙像是力不能敌,潜水而逃。它这一逃跑,如鸽子蛋大的冰块倾盆而下。”这幅画面令人称奇。

    不过,上学后郑朗宁明白,曾太婆遇到的应该是龙卷风。“很多古时候的故事把这种现象叫龙汲水,飓风卷起江水直通云层,极像飞龙在空中喝水,那时候的江两岸必定是十分空旷的,变化莫测的钱塘潮水也很危险,敬畏和害怕让年轻的太婆产生误会也就不奇怪了。”

    郑建龙很感慨:我爷爷1967年去世的,那一辈真的很苦,没享受一天好日子,好在是我父母这一辈晚年过上了好日子。

    曾太婆在建新房前留影

    奉献一代 家家户户垒江堤

    至于祖辈们,最常说的就是人民公社垒江堤的旧事了。

    外婆陈建英说,以前这一带是很穷的,因为钱塘江两岸特有的流沙地质,家家户户都只盖草房,可能前一晚住在这里,第二天醒来沙地就换了样子,江水已经近在家门了。为了争取更多稳定的用地,那时候人民公社组织大家在石塘路前,围造一条新江堤,家家户户的男丁踊跃报名。

    “那时候这里家家务农,是杭州城外有名的‘菜篮子’公社。既要造堤,又不能耽误了农活,因此天蒙蒙亮就出发了。虽然是给公家干活,用现在的话说,有点像志愿者了,但是大家却你超我赶,表现积极。围江造堤坝成了公社后生暗自较劲的舞台,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还有人说起自家爷爷当年是全公社的‘力王’而骄傲的呢。”这些故事都是郑朗宁听祖辈们讲的。

    外公外婆指着窗外的一片水杉林说,这些水杉林就是当时种下的,如今已经有五层楼一般高了。“激情燃烧的岁月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它所留下的成果却依旧造福着后世,当时那条新围的堤坝,就是现在我们学校后面的观音塘路。”郑朗宁对这条路再熟悉不过。

    外公当兵前在平房前留影

    幸福一代 享受城市国际化“福利”

    郑朗宁说,他妈妈最难忘的就是儿时观钱塘江大潮了。

    “那时候没有城市阳台,江两边还都是菜地,没有围栏。安全起见,妈妈们去观潮总要三五同行。八月十五那天下午,学校早早就放了。孩子们拿了小板凳出发,潮水未到,已经人山人海。小点的孩子骑坐在爸爸肩上,大点的孩子只管猫着身子往前面的人缝里钻,偶有几个从前面往外挤的,必定是听到了小贩们的叫卖声。看潮的次数多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见到推着自行车,车后的木箱用一床大棉被包得严实的,就是冰棒车了,吃着冰棒、吹着江风,看钱塘大浪澎湃腾起,任衣服被黄浊的潮水打湿了才好……”

    这样的描述非常有画面感。“如今,G20峰会后的钱塘江更出名了,城市阳台的灯光秀,是外地亲戚朋友来时,必去的观光胜地。外婆指着相册里的几张在城市阳台湖畔居喝茶的合影,就是带亲友们去的。”

    郑朗宁家在市民中心对面,学校在小区里面。不管是上学,还是学兴趣班,还是观看江景,都是步行到达,十分的便利。

    外婆在钱塘江边留影

    传承一代 百年家族故事感动许多人

    这个在钱塘江畔生活了四代以上的家族有没有家训?

    外公说,以前,我们都是穷人家,没有那么多讲究,但是这一百年,祖辈倒是传下来几个“不准”:不准赌博、不准骗人、不准欺负人。

    “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郑朗宁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郑朗宁将长辈们讲述的这些故事写成一篇《世居钱塘江》文章,并参加杭州钱塘江博物馆的传承钱塘江文化主题征文大赛,获得一等奖。

    “从先祖们对钱塘江的恐惧敬畏,历经祖辈一代勇敢开拓的钱塘江堤改造,父母辈们正积极实践‘拥江发展’的城市现代化建设理念,新时代的我们,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享受科学发展的幸福成果。一代又一代,钱塘江畔生生不息。一辈又一辈,钱塘江文化积淀深厚。一年又一年,开拓进取的钱塘江精神必将薪火相传。”颁奖典礼上,郑朗宁现场朗诵的这段话感动无数师生和观众。

    同样,它也感染着郑建农,只见他合上相册,又打开,低头看,若有所思地对外婆说,“这些相册,这些老照片,蛮有意思的,以后我们要多翻翻……”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看看城事的观点和立场)

热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