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纱绮绫缎罗锦缂——在杭州 读懂丝绸里的中国

2022-07-17 19:15 来源: 杭州网

杭州网

    素罗大袖衫

    丝,在甲骨文里是两束蚕丝的象形。丝绸,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人们发明缫丝技术,将家蚕所吐的蚕丝制成纺织原料,并织成丝绸织物,再加以印染、刺绣等工艺,成就了丝织品的华贵与优雅。

    此后约3000年,“丝绸之路”出现了。

    中国丝绸开始通过海上和陆上两条贸易通道向外传播,先向东传至东亚,后向西传至中亚、西亚直至欧洲,对世界文明做出了极大贡献。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人员、物资、商贸交流的通道,也是中外文化尤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

    作为中国之珍的丝绸,它的生产和贸易曾是中国历代社会的经济来源之一,并与中国的礼仪制度、文化活动、科学技术有着极大关联。

    丝路,离不开丝绸。因此,了解丝绸,就是了解中国。

    2020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打造“丝绸之路周”,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以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7月14日刚刚结束的“2022丝绸之路周”系列活动,今年的主题是“民族融合,共同繁荣”,带大家读懂丝绸里的中国。

    最早的丝织品

    丝绸为什么会产自中国?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认为,中国古代先民关注蚕,驯化蚕,生产丝绸,很可能是出于原始崇拜。

    “蚕作茧自缚,又破茧成蛾,让他们感到很神奇,希望通过驯养蚕,找到生命复活或者灵魂升天的力量。所以一些新石器文化遗址里会有蚕形器、蛾(蝶)形器。”赵丰说,先民们用丝绸包裹尸体或重器,也是希望逝者在安葬后能像蚕破茧而出一样,死而复生,或者灵魂升天。

    1926年,山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著名的半颗蚕茧。虽然这半颗茧子在丝绸起源的研究中无法作为直接的证据,但它一直被当作珍宝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1956年,浙江省考古工作人员在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个竹筐,筐内有一些纺织品及线带之类的实物,其中有绢片、丝线和丝带。该遗址距今4200年,是当时所知保存下来最早的丝织品实物。

    20世纪80年代,河南郑州市的考古学家在荥阳市青台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到距今5500年左右的纺织品残片,这与传说中的黄帝元妃嫘祖教民养蚕的时间大约相仿。

    这种原始崇拜的思想在上古时期保持了很久,在战国以后,中国生产力大大发展,人们更趋理性,丝绸的实用性更受到认可,并且成为区别阶层的服饰符号,最终形成享誉世界的中国丝绸文化。

    “绫罗绸缎”谁是谁

    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词,“绫罗绸缎”,这是日常生活中对丝织品的通称,但并非完整的分类方法。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纺织大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先民们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的工艺技术体系及不胜枚举的纺织品种,古代常见的纺织品工艺和品种主要有梭织物、染缬(xié)品和刺绣品三个大类。

    绫罗绸缎,都归属在梭织物这一大类。

    梭织物,是由经、纬线在织机上互相交织而成的织物,其最重要的因素是组织。古代常用的组织有五种:平纹、斜纹、缎纹、绞经和起绒,而根据其织造工艺,又可以分为单层织物和重织物两大类。

    中国古代丝织品品种有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

    这些细致的分类,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其实是不太分得出来的,只有放大再放大,直到肌理层,才可以通过组织结构,分辨出谁是谁。

    比如,丝绸的“绸”,是指缫丝捻线织出的平纹织物,质地紧密。清代的绸有江绸、宁绸、春绸、绉绸等。民国时期,大量的平纹素织物也称为绸。

    绢,是单层丝织物中最为简单的,是对一般的、织物较为紧密、纤维较为适中的平纹类素织物的通称。

    绮,是一种平纹上浮纹显花的丝织物。绮类织物多采用并丝织法织造,通常能形成两种不同的花部效果,一种是以规则斜纹显花,另一种是以不规则斜纹即浮长显花。

    绫,以斜纹或变化斜纹为基础组织织造的丝织物。可分为素绫和暗花绫,盛行于我国唐代。

    缎,这是出现较迟的一个品种,以缎纹组织作为基础组织,不提花的单层缎纹织物称为素缎,提花的暗花缎大部分都是正反缎。而使用经纬线异色织成的单层提花缎织物,被称为闪缎。缎在古代曾写作段,也有叫纻丝的。

    绛色纳纱平金龙单袍

    纱,丝线细、密度稀疏的平纹丝织物因其具有轻薄的外观,且有一定的透孔率,称为“纱”。纱在南北朝以前都是素织,后来花织逐渐增多,宋以后日渐繁盛。由于纱薄而疏,透气性好,是各个时期夏服的流行用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过一件素纱襌(dān)衣,薄若蝉翼,重量仅49克,是古代纱织物中的珍品。

    罗,最早出现在我国商代。在唐代,浙江的越罗和四川的单丝罗均十分著名,其中单丝罗外观具有均匀分布的孔眼,后来又称为纱。

    妆花,采用挖梭工艺织入彩色丝线的提花织物,可分为妆花纱、妆花罗、妆花缎等。妆花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丝织品最高水平的代表。

    杏黄缂丝金龙双喜字女朝袍

    缂丝,也叫做刻丝、克丝,是一种较为别致的单层织物,以通经断纬的方法织成,织制时以本色丝作经,彩色丝作纬,用小梭将各色纬线依画稿以平纹组织缂织。

    锦,“锦”是一种多彩熟织物,较为厚重,图案变化较丰富,一般采用以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线和纬线交织形成的重组织提花,生产工艺较为复杂。

    锦字由“金”和“帛”组合而成,足以表明它的贵重。织锦工艺复杂,费工多,其价值相当于黄金,只有贵人才能穿。锦的出现,对纺织机械、织物组织甚至整体纺织技术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中国丝绸博物馆专家曾复原出国宝级珍品“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这是出土于新疆的汉代锦护臂,彩锦上织有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毛领皮衣

    杭州与丝绸之府

    杭州在清代被定为“六大绸都”之一,清代江南三织造中的杭州织造在顺治初年于明代杭州织造局的旧址上重建后,生产数量逐渐登顶。

    如今,杭州还拥有全国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丝绸文物收藏、研究、鉴定、修复和保护,丝绸文化宣传、教育为主要职能。

    世界丝绸看中国,中国丝绸看杭州。

    杭州素称“丝绸之府”,自古迄今在中国丝绸历史文化和丝绸生产贸易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

    杭州丝绸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那时,杭州的先民就已能种桑、养蚕、织帛和制造原始的缫丝工具。

    南宋时,杭州市内呈现“机杼之声,比户相闻”和“都民女士,罗绮如云”的盛况。植桑、饲蚕、缫丝、织绸,丝绸产业链开始形成,“丝绸之府”自此闻名天下,当时杭州丝绸生产已占重要地位。

    据《梦粱录》《武林旧事》《都城纪胜》等典籍记载,当时,杭州城内的工商业有414行,其中尤以丝织业最为兴盛,所产的缂丝、纻丝和绫、罗、锦、缎名扬海内外。

    除了有大量的民间作坊外,杭州还有绫锦院等规模较大的官营工场。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在杭州设官营织锦院和染局,雇工匠数千,置织机数百张,年产七八万匹,作赏用品。

    宋以后,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杭州、广州、泉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修复室内文物修复师正在修复纺织品文物

    我在国丝修文物

    2022年,是中国丝绸博物馆建馆30周年,也是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挂牌10周年。寻找丝绸起源,修复丝织品文物,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学术命题。

    在那些碳化、灰化、泥化、矿化的遗迹遗物中,如何用科技的力量找到丝绸的痕迹?

    作为“2022丝绸之路周”重要展览之一,“华彩重现: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正在中国丝绸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二楼展览,从中可以找到答案。

    展览以科研基地历年保护修复的纺织品文物为载体,展示传统修复技术及现代科技手段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中的协同应用,以此回顾、总结科研基地历年工作,从而促进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高水平发展。

    以时间为脉络,分为起源(仰韶时期)、交融(北魏)、雍容(唐)、清雅(南宋)、月华(明)、流光(清)及溢彩(西方19-20世纪)等七个单元,每单元展示不同形制的纺织品及其修复方法。

    在二楼展厅,观众除了看展,还可以透过玻璃看到一楼的修复室里,文物修复师们正在修复一件件纺织品文物。

    2010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落户中国丝绸博物馆。其研究方向为纺织品文物保护科学认知和关键技术研究、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传统染织工艺及服饰复原研究。

    经过多年的修复实践与探索,纺织品科研基地针对不同特点和不同保存状况的纺织品文物,逐渐形成了一套多元化的修复模式。

    修复方式主要分四种,针对大部分纺织品文物采用传统针线缝合加固方式;部分糟朽纺织品使用绉丝纱包覆;针对脆弱丝绸文物采用丝蛋白加固技术;针对无法实施缝合加固的纺织品尝试胶粘剂加固技术。

    华彩重现: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

    时间:即日至8月28日9:00-17:00,周一12:00-17:00,节假日照常开放

    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二楼

(本文来源网络,仅做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告知删除!本文仅做公益分享,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